觀看高球世界盃側記


@劉兆生 - 2007/12/24

Image Credit: Unsplash
  Image Credit: Unsplash

上月二十日,筆者在此欄寫過〈推動中國高爾夫背後的意義》一文,旨在介紹一下今天充滿商機的中國,高爾夫究竟能否在內地從商活動起到催介作用。

今年高爾夫世界盃已塵埃落定,蘇格蘭隊終於奪得首次冠軍,筆者在觀看是次賽事之餘,和在現場接觸到的一些瑣事,有感而發,越俎代庖,在此嘗試間接分析現今中國的國情和國民的一般質素。

當然,單憑一場高爾夫球賽來看中國,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從大型賽事所需的一切統籌、管理、公關、危機應變能力和分工等層面上,分析中國管治人民背後的心態,應是項有趣的課題;尤以北京奧運在即,這個剛剛過去,逾六萬人入場觀看的高爾夫世界盃,同樣是面對全世界傳媒的體育盛事,賽後來個檢討,望中國能在往後十一年舉辦同一活動時有所改進。

刁難順民

首先要說的,是這賽事處處充滿像大政府刁難順民的作風,漠視每個抽空遠道前來看球的觀衆的那份熱情和支持(不要算那或真或假的票面值3000元人民幣的入場券好了)。普通觀眾(大部分是中產人士)甫到達球場,已面對如臨大敵的森嚴守衛,一掃高爾夫應有的歡樂氣氛。

中國公安無處不在,是人民生活早已習慣的現象;何況在高球場上出現的,只是大批大批暫時請來維持秩序的守衛員,對內地人來說何難之有?

奈何筆者與友人遠道驅車前來,泊好車後走了十分鐘抵達閘口,他太太腳上還是穿着有跟鞋(不是高跟鞋),馬上被守衛員粗言攔截,喝令回家換鞋。這本來是絕對合理的文明高爾夫要求,友人心想與其折返停車場取鞋,不如在前邊二十碼左右的臨時攤位買雙新球鞋,但最初也不被允許,總之是不能踏進雷池半步。期間其他一些穿着高跟鞋的內地女士已魚貫入場。友人太太亦隨之入內,守衛員罵過之後也就不了了之。

訂法和執法始終不清晰,反映一般守衛員也抱着交差了事的心態;主辦單位鞭長莫及,操殺生權者往往便落在最前線卻不懂應變的員工上,每每令賓客心中不快,叫什麼「中國熱烈歡迎您」口號也是枉然。基本的禮貌和hospitality (款客之道)一向是中國Event Management(盛事管理)的死穴,帶出中國對平民的基本尊重,和一般平民的行徑值不值得尊重這個現今中國社會上無日無之的兩難局面,不是一句「培訓不足」可以解釋過來。

文化畸異

及後來到十八洞公衆看台前,也是守衛森嚴,台上只坐了半滿的人,但欲進入的觀衆依然被守衛員攔住不得入內,出示掛牌也不果,守衛員的理由是太多人坐上去那台會倒塌的,真令人啼笑皆非。說明是公衆台,真沒想到公衆台是預留給那些特權人士的。筆者不想使用採訪的特權,沒出示媒體掛牌,留給友人私自交涉好了,自己獨個兒到球道旁人羣中,在圍線外草地坐下看球。

殊不知手持「請保持安靜」牌的守衛員,用手指向筆者,作「不要,不要」手勢。筆者百思不得其解,那守衛員已趨前叫筆者站起來,不能坐下!筆者反問他為什麼,滿口官腔的守衛員說:不准就是不准。全世界也未聽過看高爾夫球賽不能坐下來看。我指向坐在左邊二十碼外的三數名洋女說:你先叫她們站起來吧!守衛員便悻悻然走開了,他當然不敢前去對洋女高唱中國國歌的首兩字。

筆者之後到大會售賣紀念品的攤位走走,見到趣致的吉祥物,正準備舉機拍攝之際,又被人阻止。今番是把客氣的女聲,嬌滴滴的女售貨員說哪裡不許拍攝,筆者出示傳媒及拍攝證,她半信半疑,反問筆者是哪裡來的,我再反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問,她說昨天有人冒充記者,她差點被開除了。看她可憐兮兮的樣子,令我想起內地冒充傳媒行騙案件歷來多不勝數,最近連冒充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騙取香港商人過百萬元也有,難怪中國小姑娘很早便養成對陌生的持證人格外警覺的意識。

一場在中國上演的國際高爾夫球賽,在球道內外,竟然充斥着大國崛起之際種種人性和文化畸異,放在別的高球大國國民思維上,這是難以想像的。高爾夫不愧是人性和文化的縮影;高爾夫在中國崛起,長遠來說,對中國與世界文化接軌,始終會起點作用(完)


#####

本文原刊於《信報》,現經作者修訂重刊。

[ #文化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劉兆生 Terms

Author @劉兆生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